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代表奖季热门人选的作品总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是众多奖项相继举办的时间,也是抢着公布名次的时间点,从前一阵子刚落幕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近期的多伦多电影节,再到为明年奥斯卡铺路的各大uedbet赫塔菲官网人协会奖,还有被称为奥斯卡“风向标”的金球奖,无疑是为爱看电影甚至想要主动了解的观众提供更深一层的认识,这些入围且角逐奖项的电影有着什么来历,而近几年Netflix对于投资冲击奥斯卡作品的举动更可以说是毫不手软,包括今年推出由斯派克·李执导的《誓血五人组》、查理·考夫曼自编自导的《我想结束这一切》,不只如此还买下了让凡妮莎·柯比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封后的《Pieces of a Woman》,当然今天要介绍的并不是上述这些电影,而是另一部也极具潜力争夺最佳剧本奖项入围,描述1986年代一场因反越战而发起的抗议行动,八名领导人遭到逮补以及随之而来面临历史上最恶名昭彰的一场判决,由知名编剧艾伦·索金继《茉莉的牌局》后二度挑战编导的电影《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说是七人案,实际上是7+1人的审判,来自不同背景,被分成三个派别的当事人:一是主要带领抗议群众,主导“学生民主会”等知识份子的汤姆·海登和伦尼·戴维斯、来自“青年国际党”一身嬉皮打扮、风格呛辣的杰里·鲁宾和艾比·霍夫曼以及始终宣称自己是和平主义者怕伤及自己家人的戴维·德林格;二是与事件本身没有直接关系,只是被政府当局选来作为展现其良心而释放的代罪羔羊约翰·弗罗因斯和李·维纳;三则是在抗议当时发表演讲,虽只有短暂停留时间却无端卷入这场纷争的“黑豹党”领袖鲍比·西尔,就像李·维纳所说“这绝对称得上是辩论界的奥斯卡”,面对来自政府的指控,在和律师商讨如何帮自己脱罪的同时,汤姆·海登等人能做的就是不忘记初衷,坚守立场和揭开这场不公义审判背后丑陋的真相。
首先,艾伦·索金个人的特色依然是从开场故事的布局就毫无保留,快速切换场景加上角色们讲着大量的背景资讯,连珠炮的速度让头脑不够快的人(例如我),不自觉的一直把时间条往回拉看清楚台词,从主要角色的来历讲起,到法庭上的唇枪舌剑,即便只是一点细节:法官疯狂念错某个人的名字、某个被告的姓氏不小心跟法官撞名、鲍比·西尔总是自顾自地表达意见到唏嘘声此起彼伏,这些都能表现他笔下的人物克制不住、啰嗦话多的那一面,一场场严肃的裁判充满了拌嘴和种种脱离秩序的行为,一时间搞得鸡飞狗跳,只剩下法官口中一句句“判你藐视法庭罪”。
然而一场有问题的判决,或许早就预示了“国家要你死,你不得不死”的无奈,所谓的芝加哥七君子也只不过是新司法部长上任后,对前任部长秋后算账的几颗棋子。(这边解释:按礼数和传统,新总统当选时,即将卸任的内阁阁员会请辞,不必劳烦新总统开除,免得尴尬,然而前司法部长拉姆齐·克拉克却是在提名听证前的一个小时才提出辞呈,让新部长约翰·米切尔显得难堪,于是拉姆齐任期中无罪的七人就成了约翰上任后眼中明显的目标)。【本文为原创文章,独家首发于新版uedbet手机版分享(www.songwulab.com),作者:新版uedbet手机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更多美女美图尽在新版uedbet手机版分享,你想要的这里都有。本文所用图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听起来仅仅因为这个原因有点小题大作,但最可怕的或许是国家愿意动用多少力量,为了这个原因而置这些人于死地,除了法官裁决的立场原本就不够中立,透过监听这样违法的手段,派出探员使用美人计渗入组织,甚至伪造告密信威胁陪审团里支持被告的成员,到最后闹出人命,用串供的、用诬陷的方式,逼得他们走投无路,无法信任身边的人,李·维纳曾开玩笑说“会不会其实是我们七个人带领一万个便衣警察在街上抗议”,就连好不容易请到前司法部长作证,却因为质询内容牵扯机密的缘故,而不予陪审团参与也无意告知其过程;种族歧视更是在法庭中直接上演,将鲍比·西尔绑在椅子上用布封住他的嘴,但他却是因为从头到尾没有律师在场,没有发言权的他,只能透过自己帮自己辩护,整场判决几乎脱离不了用荒谬和无力两个字来形容,但说实话国家机器动得如此厉害只为了颠倒是非,似乎又是日常中一种我们早已见怪不怪的现象在发生。
不过镜头底下的七君子(实际聚焦在五位身上)是否坐实了他们原先诉求以和平为首的抗争行动,电影也借此审视了一番,初审时海登便和杰里及艾比的意见相左,对彼此的立场嗤之以鼻,一方宣称另外一方只想作秀,口口声声说想结束战争却从来都不希望战争结束,是因为战争才让自己声名大噪;另一方则反驳回去,认为若我们只想着安全下庄,却只字不提我们来此的初衷,没有把持着自己的信念,那才是沦为真正的作秀,可以看出海登把眼光放在了未来,若现在被判有罪,就真的是功亏一篑,他精心打扮,理了头发,或许是想给法官一个正面的形象,而不是像其他人丑态毕露,毫不尊重体制,但在杰里、艾比和其他人眼中这明显就是种妥协,他们这些当事人从不该是事件的重点,这场革命所唤起的意识才是,他们一路走来法院,民众们高喊着“全世界都在看”,一场文化的革命,试问其他人当初来芝加哥为何?不正是为此吗,到底是什么是输,如何定义胜利,是赢了未来的选举,还是精神上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然而看似最冷静的海登,谁也想不到会是引爆抗议民众不满和愤怒最后的开关,导致本该和平收场的行动变成了警民之间流血的衝突,但或许这才是革命的本质,文化革命对决政治审判,其实结果早已确定,流血也是意料之中,但就像海登在电影里说的“如果非流血不可,那就让血流遍全城。”这里指的是他们的血,并非是警察的血,这段话是取自汤姆大学论文《休伦港宣言》的一部分,想讲的是若他们殴打我们就必须要大家都都看到,而非如字面上煽动暴力来对抗强权,原来汤姆来此和艾比他们的初衷相同,谁不渴望结束战争,无奈的是政府不当处理这些不满的情绪,而愤怒的群众也早已失去了理智判断,无论是不留情的打压或是选择隐瞒真凶,直到现在,同样的情况仍然重复上演,只是换了国家,换了人种。
在电影的最后,海登果断的一一念出那一长串越战罹难士兵们的姓名,确实法庭上的这些你来我往,都远不及期间仍在战场作战的他们的奉献,那一场场的抗争也始终是为了这些人,除了是表现对当前司法体系的反省,也是赢得所有在场观众掌声对军官们的尊敬,尽管输了判决,但却早已达到了他们的目的。
能把如此大量文戏和口水战写得精彩,艾伦·索金作为当今好莱坞王牌编剧的实力依旧在水准之上,观赏群星飙戏的过瘾之处,相信艾伦·索金是缅怀是嘲弄也是想提醒观众“革命,与诉诸暴力的战争,哪里不同?又要如何保持着当初踏上这条路的理念?”而选在美国总统大选前上映,更是多了一层寓意“如何和平的支解与推翻政府?在这个国家,我们每四年做一次”。